熱門日、韓、泰武藝略觀 
2015年11月02日
創新煮意-Editor’s Note
2015年11月20日

不少年青人對學者武術有興趣,原因也許離不開好勝、喜愛格鬥,然而大部份不同種類、流派的武藝運動,都強調修心養性,著重練武者品格的培養。到底學武應抱有什麼心態呢?如若有興趣成為武術教練,又有什麼東西需要注意?今期我們邀得長於鷹爪功的陳德志師傅,為有志習武的年青人解開這些疑問。

記者 ﹕ 年青人應抱什麼心態學武呢?武術既講求修養,不主張爭競,又如何看待「比賽」呢』

陳師傅 ﹕ 年青人來學武術,我會先跟他們說明,學功夫為的不是打架。事實上,當你開始學武,必定會訓練出肢體力量。假設你每天都練100拳,一年便比普通人多練幾萬拳。如果你將練出來的力度,用來跟普通人打架,根本就是欺負對方。再者,中國武術精神是「止戈為武」,為的是停止爭鬥干戈。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了修養,即使練得一身功夫,為的最多只是自衛,而不是「打人」。

中國武術有分比賽及表演,而比賽目的主要是促進平日的訓練,讓學員操練膽量。透過參加比賽,年青人可以提高發奮練習的決心。沒有比賽、表演,他們就失去了練習目標,狀態也難以提升。

記者 ﹕ 成年人才開始學武,會否太遲呢?有沒有某些身型、體格是特別適合練武的?

陳師傅 ﹕ 的而且確,小孩子從年幼開始習武,基本功必定是最好的。孩童只要懂得聽指令,就可以開始接受訓練。不過,即使成年才接觸武術,亦不會太遲。學功夫最重要的就是用心練習,就像儲人生經驗般,可以靠時間慢慢累積。如果你三十歲開始學武,一直練到五十歲,同樣可以有一定功夫。其實,中國武術不單止是功夫,更加是一門藝術。年長的習武之人,往往會更懂得追求及欣賞武學的文化、概念。

至於不同身型的人,也可以因應他們的特質,練習不同種類的武術。身型較小巧的,可以學習「猴拳」等;較高大者,則可以學習「洪拳」等。即使本身體質較弱的人,藉練武過程中鍛鍊體,大部份的體質都得以改善。

記者 ﹕ 有興趣學習武術者,應參加不同的訓練班,還是跟隨一位師傅學習呢?

陳師傅 ﹕ 參加不同的訓練班,雖然可體驗各個種類的武術或教學法,但由於每次教授的師傅也許都不同,難以跟進學習者的進度,了解他的強項、弱項,從而作出適當調整。況且,每個導師的教學模式都不同,這位可能喜歡拳腳訓練,那位又可能喜歡作「坐馬」的訓練,東練練、西練練,只會浪費時間。其實,中國人有句話﹕「一日為師,終身為父。」一個好師傅,就像個牧羊人,不但能在武術技巧上作出指導,更可以成為人生中的同行者。

記者 ﹕ 成為武術教練的路途艱苦嗎?要有什麼心理準備?

陳師傅 ﹕ 首先,學習武術的年青人必須較能「捱苦」,例如一套拳法已有百多個招式,每一招都要花時間用心記住、練習。有志成為教練者,必須更加刻苦,儘可能將老師所教的吸收,再加上個人的經驗,經長時間磨練後,目標亦不難達到。當然,作為職業教練,亦必須考取相關的牌照。

此外,我們的武術會中,除了有導師以外,還會選取學員作「助教」,因為我們相信「教學相長」的理念。透過教導別人,他們的技術亦會提升。建立教與學的梯隊,能讓助教們較多機會接觸不同階層的人,使他們比一般年青人更有責任感。

02

陳德志師傅
擅長鷹爪功,德志國術會之創辦人,門下弟子及曾教授的學生達一百人。

 

Text: Ann Chan ( 照片由被訪者提供 )

Comments are closed.